日期:2015-12-11(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)
看似简单的劈竹,老蔡却要练就几年的工夫
老蔡向记者演示做竹梯的基本步骤
老蔡凭着经验就可以在裁好的竹节上凿孔
蔡师傅的竹制品
竹椅、竹席、竹床、竹篮、竹梯……提起纯手工竹编,对成长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的人来说,并不陌生。手工竹制品曾经是那个时代百姓家里最常见的生活用品。然而,伴随着工业化、城市化和现代化的社会变迁,传统的竹编制品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,“篾匠师傅”这一群体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。
竹编是个传统活计,沿传至今,会这门手艺的人已经寥寥无几。但在市区顺济桥头一间不起眼的店铺内,却还有这么一位竹编手艺人,近半个世纪来依然默默坚守着这门手艺。
为讨生活拜师学竹编
记者见到这位专门制作大件的竹编师傅时,他正坐在一张造型奇特的手工椅砧上,手握一把明晃晃的篾刀埋头工作着。看着老师傅周围一截截大小不一的竹材在他手中不断打磨、变化,不一会儿工夫一件件竹梯部件的雏形就出来了,其娴熟的技艺不禁让人咋舌。
“这位竹编师傅,大家都叫他老蔡,今年66岁,是泉州传统竹编业的元老级人物。”竹器商吴斌向记者介绍道,“说起水门巷老蔡,不少业内师傅都知道。因为老蔡编出的竹制品不仅造型美观,且结实耐用。”
说起学艺的初衷,老蔡告诉记者,当年,由于家境不好,为了讨生活十几岁就进入竹编社(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,各个公社成立的手工作坊)拜师学习手艺,开始了他的篾匠生涯。三年师满,勤奋刻苦的他把师傅的绝活都学到了。一开始,他在生产队做竹器挣工分,手艺日渐纯熟。改革开放后,这门手艺成为他养家糊口的生计。现在算起来,他和竹编打交道已经有四十多年了。
干了半辈子的篾匠,老蔡凭借着精湛的手艺,名气渐大,也积累了不少的人气。如今,上门来订制的客人也是络绎不绝。竹梯子、竹篱笆、竹躺椅等,老蔡样样都会,不需要图样,仅是在脑中构思加上多年的经验,他就能做出令顾客满意的竹编制品。
坚守苦行当乐在其中
俗话说:“千学万学,不学篾活;磨破衣服,割伤手脚”。从这句话看得出篾匠活确实是个苦行当。
成年累月的竹编工作苦了老蔡的一双手,十根手指伸出来可谓是沟壑纵横。这是常年做竹编工艺的人特有的印记。当然,这也是老蔡坚守这门手艺的铁证。在采访过程中,老蔡一边干着活,一边介绍说:“以前,泉州有好多师傅做竹编营生,但由于竹编工作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与劳力,甚至有时候自身的付出会得不到相应的报酬,加上现在许多竹制器具逐渐被替代。原来的同行都渐渐退出,改做其他行当。年轻人更是不愿再学习这门手艺了。”
这么多年来,老蔡却始终没有放弃竹编这一行当,对此,他有着自己的解释:“做了这么多年,有感情了,现在老了更是舍不下啊!”
采访结束后,老蔡急忙回到自己的“工作岗位”上,旁若无人地开始劈竹、凿孔、嵌接……
吴斌告诉记者,竹编手艺是老蔡这一生最值得骄傲的成就,做着自己得心应手的工作,即使再忙再累,他也是乐在其中。(记者 朱淇齐 通讯员 小灰 文/图)
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>>相关阅读: